瀜矿动态

哥大-包钢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合资项目启动

2017-05-26

5月25日,中国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哥伦比亚大学在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 | 北京举办了“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合资项目启动仪式暨发布会”。本次发布会上,哥大工程学院的研究员们首次向公众展示了他们研发的突破性化工技术,并就哥大即将在中国内蒙古包头钢铁集团工厂安装建设的试点项目做出详细说明。

一同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魏栓师,美国驻华大使馆环境科学科技健康组参赞黄京伟(Jock Whittlesey),中国国家发改委国际司美大处、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中方秘书处王宇薇,以及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首席财务官兼常务主任彭昕。

现如今,大部分的钢铁废渣一般会被填埋或堆积于空地,不仅占用土地资源,废渣中的重金属还极可能造成水资源和大气污染,导致环境和健康问题。哥大工程学院的Alissa Park教授和周小舟博士带领的科研团队研发出了一项化工技术,可将钢铁冶炼中产生的废渣转变为安全的材料,再利用于多个工业领域,包括钢铁、造纸、塑料、水泥、油漆、石油天然气等。同时,该项专利技术还具有如捕获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其他潜质。

“我们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利用矿石对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利用和封存。”哥伦比亚大学地球与环境工程及化学工程副教授,哥伦比亚大学伦费斯特可持续能源中心主任Alissa Park表示。“利用我们研发的化工技术,我们希望能同时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工业废弃钢铁渣的堆积,另一个是工业二氧化碳排放。”

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制造国家,每年产生8千万吨剩余废渣。除此之外,地上和地下已累计堆积填埋了15亿吨废渣。上述技术可大幅减少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钢铁生产国家目前已经过剩的固体废弃物,并通过对废弃物的转化再利用,减少制造业和建筑业对原材料的需求。据估算,每1吨废渣可产生1.3吨的可再利用材料,复合价值达到每吨150到200美元。

哥大地球与环境工程系副研究员及合资项目负责人周小舟

博士指出,通过对钢铁渣充分地绿色循环消纳,这个项目将产生大量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效益,在缓解环境潜在危机和恢复占用土地价值的同时,创造更高的经济利益。

作为2015年“中美绿色合作伙伴”六项合作项目之一,哥大科研团队与包钢集团的合资试点项目将于今年夏天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包钢集团工厂开始安装,预计2018年夏天完成建设。试点项目将对上述化工技术进行中试、试点和商业化。根据试点项目的运行情况,科研团队会进一步完善该技术,关于后期规模化处理量,是每年新生钢铁渣总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我们十分荣幸,能与哥伦比亚大学优势互补,共同致力于发展钢铁渣的综合利用技术,并希望通过对该系统不断的研究、应用及推广,将钢铁渣资源化,使废弃物价值最大化,减少相关化工产品带来的高污染、高能耗,并转化为相关的环境社会效应,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钢铁行业的持续发展开辟新的路径。”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潘瑛代表包钢集团发言时讲到。

潘瑛副总经理还表示,哥伦比亚大学在矿物冶炼、矿物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二氧化碳减排、持续能源和资源发展等多方面拥有国际最前沿科研论文、技术专利以及最权威专家教授和专业科研人员团队,科研实力雄厚。包钢与哥伦比亚大学的合作项目将为中国钢铁行业清洁化和二氧化碳减排提供建设启动和经验交流的有效支撑,推动中国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助力中美绿色清洁领域合作迈出崭新步伐,迈向更高层次。

“我们为Alissa Park教授与周小舟博士在哥大实验室做出的成果感到无比自豪。同时,我们也为世界领先的钢铁巨头包头钢铁集团与他们之间的合作感到骄傲。”哥伦比亚大学知识产权与技术转让中心高级副校长、哥伦比亚大学科技创投办公室执行主任奥林·赫斯科维茨也通过视频对包钢与哥大的合作表示了祝贺。

他谈到:“从顶尖大学实验室走出来的创新技术,不仅需要依靠自身的力量,还需要与愿意承担风险资助这类初创科学技术的创业家、风投者结合,并与有相应需求的世界领先企业合作,才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才能最终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甚至拯救生命。”

据悉,如果这个项目取得成功,全球拥有大型钢铁制造基地和碱性工业废弃物产生的国家都将会成为这项回收再利用技术的潜在市场。


Alissa Park教授


周小舟博士

美国驻华大使馆环境科学科技健康组参赞黄京伟(Jock Whittlesey)
美国驻华大使馆环境科学科技健康组参赞黄京伟(Jock Whittlesey)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潘瑛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魏栓师(图中)

来源:哥大全球中心丨北京